明尼苏达大学双城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以将二维(2D)电图像(由电波创建的视觉表示)重建为三维(3D)“伪三维立方体”,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宇宙中的物体。
该项研究成果发表于《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传统上,当以 2D 格式捕获电图像时,这些图像可能无法让科学家推断物体在 3D 中的样子。将这些图像转换为 3D 空间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星系、大质量黑洞、喷流结构的物理原理,以及最终宇宙的运作方式。
研究人员观察了偏振光(电光),即在特定方向上振动的光。当我们看着高速公路上阳光的眩光时,我们会看到偏振光,即水平振动的光。然后我们戴上只允许垂直振动光通过的偏光太阳镜,眩光就会消失。
研究小组利用了法拉第旋转效应,该效应会根据电偏振波穿过的物质数量来旋转其方向。借助该效应,他们可以估算出每张电图像的传播距离,从而为数百万光年外发生的这些现象创建 3D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