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国际研究表明,牙釉质损伤是乳糜泻患者的一个常见特征,可能是由肠道或食物蛋白质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
乳糜泻是当今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大多数发生在儿童期,影响百分之一的人。
由东芬兰大学牙科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领导的这项研究发现,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乳糜泻)中观察到的牙釉质发育障碍与针对负责健康牙齿形成的蛋白质的自身抗体的出现之间存在联系搪瓷。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乳糜泻的牙齿表现主要是由肠道炎症引起的吸收不良引起的。
然而,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这项新研究首次表明,牙釉质形成的缺陷可能是由于肠道或饮食中针对蛋白质产生的抗体通过与控制牙釉质发育的蛋白质结合而引起的。 。
这是因为牙釉质蛋白与小肠酶蛋白转谷氨酰胺酶 2 (TGM2) 和牛奶中的 kappa-酪蛋白等具有相似的抗体结合位点。
TGM2 通过改变肠道中的麦醇溶蛋白(饮食中麸质的一种成分),在引发乳糜泻中发挥关键作用。
受影响人群的免疫系统对酶/麦醇溶蛋白复合物产生反应,并产生针对这两种蛋白质的自身抗体。 TGM2 抗体的出现对该疾病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因此也可用于筛查乳糜泻。
尽管乳糜泻的主要症状是肠道炎症,但众所周知,受该疾病影响的儿童的牙釉质往往无法正常发育。通常,孩子的牙医是第一个怀疑乳糜泻的人。
这项研究由来自捷克共和国、以色列、挪威、匈牙利和芬兰的研究人员参与,对 48 名患有乳糜泻的成人和 21 名儿童以及 28 名患有另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综合征 -1 型 (APS1) 的患者进行了追踪。
还在动物模型中研究了与牙釉质损伤相关的免疫反应。研究小组表明,乳糜泻患者体内的 TGM2 抗体可以与牙釉质蛋白结合,从而干扰牙齿发育。